模板天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寰俊鐧婚檰

查看: 1506|回复: 0

DV压缩浅析(2)[总提示我字数超多 只有分两篇发]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5-6-20 21:12
  • 签到天数: 310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8]以坛为家I

    发表于 2011-8-17 00:47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本帖最后由 基因 于 2011-8-17 00:50 编辑

      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权限不够 发到一个主题 总提示我字数超多 只有分两片发

    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就是量化。在这个过程中,为了限制视频段内的数据量,每一个交流系数都会被一个特定的数字分开,这个数字取决于量化器,即一个88列的表,表中的系数都是不小于1的数字。在量化过程中,直流系数不会被量化,因为它包含了主要的图像内容。限于篇幅,这部分内容从略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使用量化过程可以使经VLC后的码率接近于DV格式的25Mb/s
   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可变长编码(VLC),真正的压缩就是在这一过程进行的。VLC变换可以将量化后定长的交流系数变换为可变长度的码字。量化器输出的直流系数后面紧接着的是交流系数,这个方法叫做Z型扫描(zigzagscan),交流系数是按频率输出的。不过,直流系数与交流系数是单独编码的。Z型扫描使输出的交流系数形成一长串,而大在多数情况下接近量化块左下角的交流系数都是0,这样就形成了一长串0VLC将交流系数中0串中的每一个0系数至下一个非0系数都进行编码。每个代表串的码字由0串的长度和下一个非0系数的大小共同决定。这个过程称作改善的二维霍夫曼编码(modified 2-dimensional Huffman coding)。有关Z型扫描、码字长度和Huffman编码,请看以下三张图。
    Z型扫描和VLC编码后的压缩数据流的长度(码率)因每个量化的DCT块而不同。这是因为每个原始的DCT块都有着不同的内容。也就是说,每个宏块压缩后的码率不同。正如前面所述,25Mbps的固定码率是在视频段级形成的,而不是在DCT块或宏块级。换句话说,通过在压缩流中合理地安排数据,就可以实现固定的25Mb/s输出。这个过程就称作成帧(framing)。
    在成帧过程后进行的是de-shuffling过程,宏块流被重新分配到它们的原始位置。在记录到磁带之前,压缩的宏块流按照一定顺序被读到一个存储器里,形成所谓的成品块(product block)。每个成品块分别包含了一条磁迹上的数据。
    对于视频数据来说,在成品块内占77列,135行,每一个宏块内的压缩数据流(77字节)存储在一行里,因为一条磁迹内含有135个宏块,所以共有135行。块内其余部分存有视频辅助数据(Video auxiliary data)、同步信号、ID数据等。每行都以同步信号开始,因此即使发生大量突发性错误,也可以较好地校正同步。
    到这里DV格式中对视频信号的处理基本上就结束了。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相对简单一点的音频部分。音频信号被记录在两个块内,这两个块相互****,但处理过程相同。在625/50系统中,6个音频字节分别记录在6条磁迹上,如图。
    每个音频字节在成品块内占77列,9行,每行的长度与视频块相同。选择同样的同步块长度是为了简化处理电路。因为人耳对音频的错误比较敏感,所以在产品块中加入误码矫正数据之前,音频取样的顺序在音频块内就被打乱了。
    每个音频块内都定义有音频的编码模式,主要区别是取样频率、量化位数和通道数的不同。通常,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。值得注意的是,48K模式采用的是16位线性PCM编码,而32K模式采用的是12位非线性PCM编码,量化过程稍有不同,这里不再赘述。
    以上,我们简单了解了DV格式中最重要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处理两部分。从中,不难看出,为了在25Mbps的速率下实现较好的图像质量,DV采用了许多独到的技术。这大概也是世界上众多的家用电器制造商共同选择DV的原因之一吧?那么,我们不禁会问,DVCAMDVCPRO这两个格式又和DV有什么不同呢?这个问题很有意思。其实,它们都是基于DV的,在视音频信号处理上几乎没有区别,只不过DVCPRO对于625/50525/60采用一致的4:1:1取样结构。有人又会问,那这两种取样结构对图像质量会有何影响呢?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,因为4:2:0实际上是在垂直方向上牺牲了彩色清晰度,而4:1:1则是在水平方向上牺牲了彩色清晰度。某些资料显示,前者在显示方面有一定优势,因为人眼对水平方向上的细节更敏感一些,而后者呢,在多代复制性能上表现更加突出一些,两者各有利弊,所以我们不能仅从一方面来评出孰优孰劣。我认为,这两者倒是有一些共性,就是磁带厚度和磁迹宽度都比DV大,这也许是考虑到专业用户更多的编辑需要吧。
        现在,我们就不难了解到,DVCPRO50Di***al-S这两种50Mb/s的记录格式,其实采用的也都是帧内DV压缩,只不过它们的取样结构符合ITU-R BT.601标准,而且压缩比在3.3:1左右,属于浅压缩范畴。码率的增大换来的是图像清晰度的提高,尤其是彩色清晰度的提高和多代复制能力的增强等等。但我们也不必惊惶,目前的DV设备普遍采用了IEEE1394接口,复制是无损的,而且DV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。至于MPEGIMX,它采用的是一种纯I帧的MPEG-2压缩算法,虽然从整体上看,它和前面提到的两种格式都属于50Mb/s级别,而且压缩比也是相同的,更是同属帧内压缩,但MPEG的压缩算法与DV采用的是不同的,主要区别在于量化矩阵的选择等方面。总之,它们二者各有千秋。
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模板天空 ( 浙ICP备14007150号-1 )

    GMT+8, 2024-5-10 15:44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